找到相关内容3234篇,用时3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略述唯识学对赖耶存在的论证

    阿赖耶识存在的必要。激发笔者写作此文的主要原因是,近代以来教、学两界人士有些人研究佛教,不视佛家思想为传播,而视之为发展,认为在卷帙浩繁的佛教经典中,《》形成最早,最真实地反映了佛陀一生的教法,而大乘经典则是由《》中的某些教义发展而来,因此,人们大都喜欢到《》中去探索大乘思想的根源。由于受到此种“探源”式研究方法的影响 1,出现了“阿赖耶识”是随历史演化发展而来的思想。其实,在这种思潮...

    上恒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153787347.html
  • 无执著的动态智慧——中道与中观

      “中”是无执著的立场,“中”必摄著“观”。它是一种通观全体、富于批判精神的动态智慧,人在生活里不断地努力向上,而趋近完美、幸福,这就是所谓的“中道”。   〖里的中道思想〗   是佛法的根本。在汉地的佛教传统里,自来对的研究,一向都不太重视,总认为它们是小乘的经典,这是中国佛教很大的遗憾。其实,印度佛教的发展始终都是以为根本,不论是中观或唯识,都必须在佛陀...

    万金川 主讲

    |中道|中观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1/01/2348491484.html
  • 无执著的动态智慧——中道与中观

    “中”是无执著的立场,“中”必摄著“观”。它是一种通观全体、富于批判精神的动态智慧,人在生活里不断地努力向上,而趋近完美、幸福,这就是所谓的“中道”。   〖里的中道思想〗   是佛法的根本。在汉地的佛教传统里,自来对的研究,一向都不太重视,总认为它们是小乘的经典,这是中国佛教很大的遗憾。其实,印度佛教的发展始终都是以为根本,不论是中观或唯识,都必须在佛陀金口之下的...

    万金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42243648.html
  • 愚与智 与净土之间

    谈以来的相关思索与讨论,结集成《印顺.弥陀.话语权》一书。此书中的两篇文章“郭惠珍与李元松”、“舍禅归净的念佛人”,都对李老师的思想与信仰表达了敬仰。并在其中收录了两篇拙文,是与谭居士讨论与净土信仰之间关系的,即“历史事实与宗教信仰-一个净土信者的观点”与“净土信仰与的关系-敬答谭郎之问”。《印顺.弥陀.话语权》一书出版后,谭居士将它赠与朋友,很快收到吉隆坡捷平居士的读后感。因其中提到...

    温金柯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394589268.html
  • 介绍解脱道

    互动,我也感恩他们的开放的胸襟,这种气度,才让我们今天有因缘,在这里来跟大家见面、互动,来介绍解脱道,对于《》方面,我现在做个简短的调查一下,你有读过《》的,请举手,请举手,有读过《》的,《杂阿》、《中》,好 好 好,还是几位教师级的,还有研究生的有接触,绝大多数都还是没有接触,《》,在北传、汉传地区,大陆或是台湾,几乎都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,对《》方面,几乎都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63257064.html
  • 护国道安寺将启建道安国师诞辰祈福法会

    禅观方面的《阴持入》、《道地》和《大十二门》,并作了注解。东晋孝武帝太元四年(379),苻坚遣苻丕攻占襄阳,筵请道安入住长安五重寺,宏扬佛法,并主持翻译事业,时译场几千人余人。译《中》、《增一》、《三法度论》等。且提出“五失本、三不易”之谈。为后来的译经工作指出了正确的道路。   魏晋沙门依师为姓,姓各不同;道安认为“大师之本,莫尊释迦”,凡佛信徒应以释姓为姓,自此方有沙门姓释...

    佚名

    |法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3/08185821100.html
  • 佛家怎样看赌博

    可能性太低了。一点不错,在佛家而言,赌博不是一种“正业”,即不是一种正确的行为。何以不正确?因为它使人“不清净”。一个人不清净,就只能继续在苦海中沉沦下去,解脱无期。   《长》指出,赌博属于“损财业”之一,它有六项过失:一,财产日益损耗;二,虽则赢钱,也会与人结怨;三,被智者责备;四,不获人敬信;五,被人疏远;六,会生起盗窃心。   再根据《中》,以赌博求财,属于“非道”之一...

    李炳时

    |赌博|彩票|理财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4/16474337702.html
  • 离人我是非之道——人间佛教经证

      不诽谤于人,亦不观是非;但自观身行,谤观正不正。   ——《增一》——  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,凡是人生的各种问题,在佛法里都有圆满的解决之道。对于人我是非,《增一》中举出四种处理方法:   一、不诽谤人   “泰山不辞细壤,故能成其高;大海容纳百川,故能成其大。] 然而许多人不明此理,只因为嫉人所长或点滴私怨,而相互诽谤攻讦,不但于已无利,甚且造成社会不安,殊不知世事乃因缘和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82145198.html
  • 钟——寺院集众之法器

    钟,乃寺庙为报时、集众所敲打之法器。 在古印度,在召集大众时,常击打木制的楗椎。如《增一》卷二十四载,佛告阿难,七月十五日于露地速击楗椎以召集大众。在我国则代之以铜钟。 ...长夜,警睡眠;暮击则觉昏衢,疏冥昧。” 《增一》云:“若打钟时,一切恶道诸苦,并得停止。”这一习俗深深地扎根于我国,至今仍有重大节日鸣钟的习俗,每年春节伊始,必鸣钟108响,祈愿国泰民安,世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41254480.html
  • 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

    地叫做原始佛教,后来佛教一些长老,终于举行结集大会以佛陀所说的教义确定教义资料,这些资料就是后来的。   在西元前二百七十年至一百年左右,佛教弟子不断有新的见解,慢慢做成教派分裂。在西元前二百...,依照所行。而北传佛教,依新教义奉行以空为主要论点,就是[色即是空、空即是色]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10256702.html